池州历史文化·传说典故
综 述
池州是个开发较早、历史悠久的地区。
早在约2000多年前,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修养生息、辛勤耕作。1977年和1983年先后在贵池灌口乡古石城旧址和里山乡红旗村出 土了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(有兵器、钱范、生活用具、生产工具等),这些青铜器玲珑别致,铸造精美,具有长江流域的独特风格,说明当时这里的人民已经掌握了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。
秦汉时期,这里的冶铁、造船、铸造等手工业比较发达。古石城是当时江南经济较为繁荣的城镇之一,同时也是水陆交通要道,地势险峻,是历代屯兵之地。
永泰元年(765),唐王朝为了政治、军事的需要,复置池州,移治于今池州城,以便“扼控大江”。开成、会昌年间(836--841),池州刺史在城东南湖中筑翠微堤,开始了城内的建设。明正统十年(1440),知府何绍正费银33000两,修筑府城(旧府址在元伯颜下江南时毁于兵火)。新城将近10里,开有6门,其中九华门楼3层,高6级,宏伟壮观。后来知府陆岗、钱槚相继建造百牙塔、清溪塔。双塔凌云对峙,仿佛府城卫士,城墙巍然屹立,犹如天然屏障。新府城充分反映了当时经济的繁荣,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。
唐代以后,池州经济继续向前发展,茶、麻、桑等作为传统经济作物,不断发挥其优势,手工业产品也逐渐崭露头角,池州白麻纸在唐代被列为土产贡品。宋时,这里生产的纸质量较高,《东坡志林》上将“池纸”与“宣墨”并称。印刷业也很发达,刻有《昭明文选》、《朱子语录》等。近年在山西祁县发现南宋绍兴二年(1229)池州所刻朱寂《昌黎先生集考据》,印刷精美,为名贵善本。清代,建德县盛产绿茶,名曰“朱兰茶”,又名“千两茶”,享有盛名。清光绪元年(1875)。歙县人余干臣在尧渡街创办“红茶庄”,试制功夫红茶获得成功。数年后,余干臣将其经商中心移至祁门,故名曰“祁红”,饮誉海内外。民国年间,今东至县徐村竹编工艺品制作精美,曾作为中国民间工艺品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览,为祖函赢得了荣誉。
池州人民不仅勤于耕作,而且敢于斗争。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,为了保家卫国,他们同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,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。
南宋末年,池州是抗元重地,池州知州赵昂发,为抗击元朝伯颜大军,率领军民,奋力守城,城破之后,全家自尽,后人为其立祠。
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,池州人民拥护太平军,与之协同作战,屡次击败清军,太平军曾在池州建立农民政权。
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贵(池)秋(浦)东(流)地区,发生了三次农民武装暴动:
1932年9-10月间,中共秋浦县委在贵秋边区发动和组织农民暴动,由于泄露机密而未成功。
1935年1月,中共贵秋东中心县委以贵池郑家村为中心,领导农民武装暴动,历时9天, 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而失败。
同年9月,中共江南特委以高山为中心地带,领导了贵秋东地区的第三次农民暴动。江南特委在红军独立团的有力配合下,从7月开始,举办培训班,培训党的干部、积极分子和妇女干部,召开干部会、代表会和群众大会,宣传和发动群众,组织暴动队伍。中秋节这天,秋浦北山欧村2000多农民群众,携带土枪、刀、矛、叉、棍等武器,进行示威游行,附近地区农民群众纷纷响应。一天之内,以高山为中心,东起贵池狮茅岭,西至东流白水张家,南起秋浦鸡头岭,北达贵池鸡公岗的广阔地区,5万暴动群众,没收土豪劣绅财产,捕捉顽固分子,处决罪大恶极的反动地主。贵秋东地区的国民党政权和地主武装被摧毁。暴动胜利后,成立了江南特区苏维埃政府及特区总工会、妇女会、青年团、互救会,领导人民巩固胜利成果。
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池州人民为赶走侵略者,打倒反动派而前赴后继、英勇奋战,,涌现出许多思歌可泣的英雄人物,他们的业绩与天地共存,与日月同辉。
1949年4月,池州全境解放,人民当家作主,池州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。
池州是个开发较早、历史悠久的地区。
早在约2000多年前,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修养生息、辛勤耕作。1977年和1983年先后在贵池灌口乡古石城旧址和里山乡红旗村出 土了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(有兵器、钱范、生活用具、生产工具等),这些青铜器玲珑别致,铸造精美,具有长江流域的独特风格,说明当时这里的人民已经掌握了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。
秦汉时期,这里的冶铁、造船、铸造等手工业比较发达。古石城是当时江南经济较为繁荣的城镇之一,同时也是水陆交通要道,地势险峻,是历代屯兵之地。
永泰元年(765),唐王朝为了政治、军事的需要,复置池州,移治于今池州城,以便“扼控大江”。开成、会昌年间(836--841),池州刺史在城东南湖中筑翠微堤,开始了城内的建设。明正统十年(1440),知府何绍正费银33000两,修筑府城(旧府址在元伯颜下江南时毁于兵火)。新城将近10里,开有6门,其中九华门楼3层,高6级,宏伟壮观。后来知府陆岗、钱槚相继建造百牙塔、清溪塔。双塔凌云对峙,仿佛府城卫士,城墙巍然屹立,犹如天然屏障。新府城充分反映了当时经济的繁荣,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。
唐代以后,池州经济继续向前发展,茶、麻、桑等作为传统经济作物,不断发挥其优势,手工业产品也逐渐崭露头角,池州白麻纸在唐代被列为土产贡品。宋时,这里生产的纸质量较高,《东坡志林》上将“池纸”与“宣墨”并称。印刷业也很发达,刻有《昭明文选》、《朱子语录》等。近年在山西祁县发现南宋绍兴二年(1229)池州所刻朱寂《昌黎先生集考据》,印刷精美,为名贵善本。清代,建德县盛产绿茶,名曰“朱兰茶”,又名“千两茶”,享有盛名。清光绪元年(1875)。歙县人余干臣在尧渡街创办“红茶庄”,试制功夫红茶获得成功。数年后,余干臣将其经商中心移至祁门,故名曰“祁红”,饮誉海内外。民国年间,今东至县徐村竹编工艺品制作精美,曾作为中国民间工艺品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览,为祖函赢得了荣誉。
池州人民不仅勤于耕作,而且敢于斗争。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,为了保家卫国,他们同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,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。
南宋末年,池州是抗元重地,池州知州赵昂发,为抗击元朝伯颜大军,率领军民,奋力守城,城破之后,全家自尽,后人为其立祠。
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,池州人民拥护太平军,与之协同作战,屡次击败清军,太平军曾在池州建立农民政权。
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贵(池)秋(浦)东(流)地区,发生了三次农民武装暴动:
1932年9-10月间,中共秋浦县委在贵秋边区发动和组织农民暴动,由于泄露机密而未成功。
1935年1月,中共贵秋东中心县委以贵池郑家村为中心,领导农民武装暴动,历时9天, 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而失败。
同年9月,中共江南特委以高山为中心地带,领导了贵秋东地区的第三次农民暴动。江南特委在红军独立团的有力配合下,从7月开始,举办培训班,培训党的干部、积极分子和妇女干部,召开干部会、代表会和群众大会,宣传和发动群众,组织暴动队伍。中秋节这天,秋浦北山欧村2000多农民群众,携带土枪、刀、矛、叉、棍等武器,进行示威游行,附近地区农民群众纷纷响应。一天之内,以高山为中心,东起贵池狮茅岭,西至东流白水张家,南起秋浦鸡头岭,北达贵池鸡公岗的广阔地区,5万暴动群众,没收土豪劣绅财产,捕捉顽固分子,处决罪大恶极的反动地主。贵秋东地区的国民党政权和地主武装被摧毁。暴动胜利后,成立了江南特区苏维埃政府及特区总工会、妇女会、青年团、互救会,领导人民巩固胜利成果。
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池州人民为赶走侵略者,打倒反动派而前赴后继、英勇奋战,,涌现出许多思歌可泣的英雄人物,他们的业绩与天地共存,与日月同辉。
1949年4月,池州全境解放,人民当家作主,池州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。
池州行政区划
池州经济与人口·工农业状况
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,北临浩荡长江,南接雄奇黄山。现辖贵池区、东至县、石台县、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以及省级池州经济开发区,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,总人口156万。
池州矿产资源丰富,特别是石灰石、白云石、方解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品质优、储量丰,加工潜力巨大,已被安徽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地。近年来,池州非金属新材料业蓬勃发展,比利时禄思伟公司、韩国欧米亚公司、法国英格瓷公司、香港韦确公司和宝钢、马钢、海螺等国内外大公司纷纷登陆池州投资兴业。
池州矿产资源丰富,特别是石灰石、白云石、方解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品质优、储量丰,加工潜力巨大,已被安徽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地。近年来,池州非金属新材料业蓬勃发展,比利时禄思伟公司、韩国欧米亚公司、法国英格瓷公司、香港韦确公司和宝钢、马钢、海螺等国内外大公司纷纷登陆池州投资兴业。
池州地理位置与交通
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,北临浩荡长江,南接雄奇黄山,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,也是安徽省"两山一湖"(黄山、九华山、太平湖)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全市生态环境良好,经济与人口、环境协调发展,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。池州是长江经济开发带的重要组成部分,池州港是长江干线重点港口之一,为一类开放口岸。
交通通信便捷,公路已形成了以国道、省道及沿江公路为骨架的交通运输网;水运以长江干流的重要港口——池州港为枢纽,拥有国家对外开放口岸,年设计吞吐能力达500万吨。
池州依江近港,长江黄金水道流经池州162公里。池州港是长江干线重点港口,国家对外开放口岸,可常年停靠5000吨级船舶。318国道、206国道纵横穿越,沿江高速(毛竹园——大渡口段)西段、铜九铁路池州段已正式通车,贯穿池州的合铜黄高速、安景高速也正在建设;九华山旅游机场、池州长江公路大桥、铁路大桥以及宁宜城际客运铁路等都在积极筹建中。池州即将成为交通节点城市。
“十一五期间”,池州市将坚持以“加快追赶,奋力崛起,实现跨越”为主题,以工业化为核心,以大开放为主战略,以招商引资为抓手,以工业园区为平台,大力培育非金属新材料业、旅游业、农副产品及深加工业、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和能源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,将池州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非金属新材料基地、世界级旅游胜地、华东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和中药材基地、安徽省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基地和能源基地,努力建设一个名山秀水、名城宜居、民富市强、民和政通的新池州。
交通通信便捷,公路已形成了以国道、省道及沿江公路为骨架的交通运输网;水运以长江干流的重要港口——池州港为枢纽,拥有国家对外开放口岸,年设计吞吐能力达500万吨。
池州依江近港,长江黄金水道流经池州162公里。池州港是长江干线重点港口,国家对外开放口岸,可常年停靠5000吨级船舶。318国道、206国道纵横穿越,沿江高速(毛竹园——大渡口段)西段、铜九铁路池州段已正式通车,贯穿池州的合铜黄高速、安景高速也正在建设;九华山旅游机场、池州长江公路大桥、铁路大桥以及宁宜城际客运铁路等都在积极筹建中。池州即将成为交通节点城市。
“十一五期间”,池州市将坚持以“加快追赶,奋力崛起,实现跨越”为主题,以工业化为核心,以大开放为主战略,以招商引资为抓手,以工业园区为平台,大力培育非金属新材料业、旅游业、农副产品及深加工业、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和能源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,将池州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非金属新材料基地、世界级旅游胜地、华东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和中药材基地、安徽省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基地和能源基地,努力建设一个名山秀水、名城宜居、民富市强、民和政通的新池州。
池州城市地图

池州旅游风景·名胜古迹·名人
1、九华山 据考证,两亿年前,九华山所在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,后在一次名为印支运动的地壳运动中,古扬子海干涸,九华山巨变为陆地。此后经过几次造山运动,九华山花岗岩体从地壳之中隆起于地表。由于花岗岩的垂直节理特别发育, 加上长期的雨水冲刷和长短不一的水平节理的切割等外力作用,形成了奇峰峻岭、重峦叠障、悬崖峭壁、怪石峥嵘的花岗岩山地地貌。十王峰为九华山第一高峰,海拔1342米。周围群峰争峙,千姿百态。 天台峰、天柱峰、独秀峰、花台峰、云外峰,如台如柱,耸入云霄;莲花峰、翠屏峰、翠微峰、滴翠峰、翠盖峰,有芙蓉出水之姿。其他如五老、七贤、九子、列仙、少微、狮子、伏虎、蜡烛、香炉、笔架诸峰,或拟人、或象兽、或状物,无不呈奇献秀。"观音慈航"、"仙人击鼓"、“大鹏听经”、“金龟朝北斗”、“犀牛望月”、“雄鸡叫天门”以及“飞来石”、"棋盘石"等嶙峋巧石,莫不神工鬼削,妙趣横生。山间清泉潺流,银瀑飞泻,日出、云海、佛光、雾淞、雪霰、幽潭蔚为奇观。自然分布维管植物1400余种,珍稀名贵者有香果、银杏、青檀、金钱柳、红豆树、珍珠黄洋木、铁杉、天女花、马褂木等;千亩“闵园竹海”,郁郁葱葱;上百种名花异草,争奇斗艳;数百种飞禽走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。神彩奇异的九华宛如一幅幅清丽多姿的山水画卷。
2、祁门牯牛降风景区 祁门牯牛降寻梦的地方——牯牛降位于黄山市祁门县境内,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总面积达18535公顷。险、奇、幽、奥、野”于一身,并有“绿色自然博物馆”之称,2004年3月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。
原始、神秘、野性、绿色、环保,借问休闲何处去、森林旅游最有趣!亲近山水、感受时尚、回归大自然!
3、升金湖自然保护区 1986年建立,1997年12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面积33333公顷。主要保护对象珍稀水禽白鹤、白头鹤等及其生物。保护区位于安徽省南部东至、贵池两县境内,濒长江南岸。保护区为浅水淡水湖,周长约165公里。全湖由小白湖、升金湖、黄盆湖连结而成,湖水来自张溪河与坦埠河,有一条水道与长江相连。湖水水位随江水水位而涨落。夏季达到2.5~3米,秋季和初冬水位下降,上下两湖除河道外,露出大片沼泽地、草滩和泥滩,水深仅30厘米。气候年均温16.5℃,无霜期240天左右。年均降水量1517.8毫米,4~6月为雨季,冬季干旱。
保护区内水生和丰水生维管束植物有55种,主要种有芡、金鱼藻、苦草、菱、竹叶眼子菜、苔草、小叶星缩菜等。无国家级保护植物。四、动物资源
保护区鸟类资源有70多种,其中候鸟20种,其余为留鸟。它是全国性珍贵水禽保护区网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迁徙水禽重要的越冬和驿站。
湖区鱼类资源丰富,有鲤、鲫、鲶鱼、青鱼、草鱼、白鲢等。50年代中期,保护区年产鱼量达3000吨。由于捕捞过度,造成水产资源急剧下降,并涉及水禽停留与栖息。
湖内软体动物有18种,如中国圆田螺,褶纹冠蚌等。濒危动物杨子鳄在保护区曾出现.国家保护动物一级有黑鹳、白鹤、白头鹤、大鸨、杨子鳄;二级有白枕鹤、灰鹤、小天鹅、红胸黑雁等。
详情请进:池州旅游景点一览
2、祁门牯牛降风景区 祁门牯牛降寻梦的地方——牯牛降位于黄山市祁门县境内,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总面积达18535公顷。险、奇、幽、奥、野”于一身,并有“绿色自然博物馆”之称,2004年3月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。
原始、神秘、野性、绿色、环保,借问休闲何处去、森林旅游最有趣!亲近山水、感受时尚、回归大自然!
3、升金湖自然保护区 1986年建立,1997年12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面积33333公顷。主要保护对象珍稀水禽白鹤、白头鹤等及其生物。保护区位于安徽省南部东至、贵池两县境内,濒长江南岸。保护区为浅水淡水湖,周长约165公里。全湖由小白湖、升金湖、黄盆湖连结而成,湖水来自张溪河与坦埠河,有一条水道与长江相连。湖水水位随江水水位而涨落。夏季达到2.5~3米,秋季和初冬水位下降,上下两湖除河道外,露出大片沼泽地、草滩和泥滩,水深仅30厘米。气候年均温16.5℃,无霜期240天左右。年均降水量1517.8毫米,4~6月为雨季,冬季干旱。
保护区内水生和丰水生维管束植物有55种,主要种有芡、金鱼藻、苦草、菱、竹叶眼子菜、苔草、小叶星缩菜等。无国家级保护植物。四、动物资源
保护区鸟类资源有70多种,其中候鸟20种,其余为留鸟。它是全国性珍贵水禽保护区网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迁徙水禽重要的越冬和驿站。
湖区鱼类资源丰富,有鲤、鲫、鲶鱼、青鱼、草鱼、白鲢等。50年代中期,保护区年产鱼量达3000吨。由于捕捞过度,造成水产资源急剧下降,并涉及水禽停留与栖息。
湖内软体动物有18种,如中国圆田螺,褶纹冠蚌等。濒危动物杨子鳄在保护区曾出现.国家保护动物一级有黑鹳、白鹤、白头鹤、大鸨、杨子鳄;二级有白枕鹤、灰鹤、小天鹅、红胸黑雁等。
详情请进:池州旅游景点一览
池州地方名品特产·传统工艺推荐
1、九华佛茶 九华山名优特产之一,这里的茶场海拔高度近千米,群峰相拥,松竹成林,飞泉润谷,芳草吐香。
话说金乔觉——金地藏的化身,从新罗国渡海来,入唐求法,吃尽千辛万苦,才找到这仙气悠悠的九华山。“袈裟借地”,得山主闵公让和的施舍,将这九华九十九峰做了他的道场。那年春天,春雨连绵,一连半个多月,九华山沉浸在浓雾细雨之中。金地藏坐岩洞中,诵经不歇。忽儿,隐隐听到耳边听见起“辟叭、辟叭”的声音,原来是茶籽,是新罗国王子金地藏来唐的前一天深夜,遭父王废弃的母后,含泪将她亲手采来的王家香茶籽,缝在金地藏的衣襟里的。来之不易,后来,金地藏将发了芽的茶籽取出,种在他禅修的南台(神光岭)向阳的山坡上。茶籽入土,日日见长。不出三月,竟长成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园,满山飘香。
这里所产的九华佛茶朝夕吸纳高山雾露之滋润,独吮奇花异草之灵气,汤色碧绿,回味甘爽。同时由于高山气候之缘故,昼夜温差大,而方圆百里人烟稀少,茶园无病虫害,无农药和工业污染,是天然有机生态茶园。
2、九华佛像 九华山及周边地区乡间,自古就有匠人雕塑地藏王、罗汉、观音等佛像。种类分为泥塑、石膏塑、木雕、玉雕、石雕等,工艺十分精湛。
3、黄精 在九华山普遍生长,是多年生的百合科草本植物,又名“鸡头参”、“老虎姜”,多生长在阴湿山坡或沟谷两侧,一枝多叶,叶短似竹,花绿白色,三至五朵集成伞状,花梗下垂,根茎横生,肥大肉质。加工考究,一般经九蒸九晒工序,通称“九制黄精”。黄精加工成品,油润、气香、味甜,既可药用,也可食用。具有补中益气,除风温、安五脏、强筋骨、止寒热、填精髓之功效,能补诸虚,久服神清气爽,延年益寿之功效。相传明代高僧海玉大师在九华山百岁宫山洞内苦修,不进米饭,食黄精为生,终年110岁。唐代杜甫诗曰:“扫除白发黄精在,君看他年冰雪容。”
【黄石溪名茶】
产于佛教胜地九华山山腰的青阳县陵阳镇黄石村,这里土壤深厚而肥沃,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无霜期长(210--240天),且春夏多雾,秋季多雨,为茶叶生长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。这里出产的茶叶因色、香、味、形俱佳,1915年容或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。 国家外交部从1958年起,每年定购500公斤作为“礼品茶”招待外宾,从此黄石名茶远销德国、日本、香港、澳门等国际市场。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广州、合肥等大中城市,均设点定量销售。从1990年起,国务院行政司每年订购25公斤,供重要会议使用。 近几年,又开发出“道僧天云”、“天台云蕊”、“天台翠尖”、“黄石旗枪”、系列精品,1993年在常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销洽谈会上又获金奖。
【徽道茶】
由乾隆皇帝赐名的“徽道茶”产于东至县葛公镇最高峰----鸡头岭。岭峰海拔1187.2米,与仙寓山、紫石塔等产茶名山同属一脉,具有原始自然风貌,是池州地区“国家生态经济示范 区” 亟 待开发的处女地。 “徽道茶”源于僧侣之野植,生长在云雾缭绕的幽壑峭岭,孕蕊与百花之中, 饱含原始自然灵气,叶厚芽壮汁水浓,汤色碧绿味甘醇,细啜慢饮,幽香扑鼻。制茶名师黄荣铨先生为只惊叹:“此山茶叶内质之优不可多得”,新一代“徽道茶”定会亮丽于市场,赢得八方客商青昧。
【高坦翠微茶】
又名贵池翠微,早在明代就出过贡茶,1987年又被评为省优质茶。 高坦翠微茶产于贵池市高坦乡双丰村“天平山”韭菜尖等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峰谷地,此山属九华山支脉,那里土质深厚肥沃,常年晨雾绕。清明过后,茶农边将茶树上冒出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选采下来,精心特制白毫显露,叶底明亮,味浓醇厚,郁香久存,回味无穷的高坦翠微。
【九华毛峰】
产于九华山上的九华村,这里地势呈燕窝形盆地,土壤多为棕黑色的森林土和黄沙土,雨量 充沛,气候温和湿润,年温差小,日温差大,日照时间短,无霜期长,森林花草覆盖面积大,晨雾,早晚沐浴露霖,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。 九华毛峰开采于清明谷雨之间,采摘初展的一芽两叶为名茶,现采现制,均匀烘制,剔除劣叶,做到鲜、嫩、匀、净。 九华毛峰的品质特点是:外形细嫩,旗枪紧裹,色泽翠绿,白毫显露,条索紧结匀整,香气清醇高爽,汤色黄绿明澈,滋味鲜醇回甜,叶底鲜嫩厚实。冲泡杯中,宛若兰花伸腰,别有一番情趣。此外,九华毛峰还有杀菌、防病、助消化、沁心、明目、利尿等功效。
【肖坑绿茶】
贵池市梅村乡远在宋代即盛产绿茶。该村位于贵池市南部山区,与石台县紧邻,山高林密, 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,分散居住在一条长达5公里的峡谷里,从谷口入村,地势渐升,居在最远端的五、六两组,海拔高,终年云雾缭绕,空气湿润,日照短,土层厚,适宜茶叶生长,故所产绿 茶优于其它地方,以色泽鲜艳,香气浓郁而著称。
【西山焦枣】
产于贵池市棠溪乡西山村,始于五代十国,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。据《贵池县志》记载, 从宋仁宗天圣年间(1023--1032)起,西山焦枣就是贡品。 西山的枣林大部分坐落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地上。这里土壤疏松,云腾雾涌,生产的青枣皮薄、肉厚、糖多、核小、个大,形似冬瓜,故又称冬瓜枣,是制作焦枣的上等原料。 西山焦枣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,先蒸后烘,反复多次,有利于维生素的保存。制成以后,色如紫金,形如玛瑙,柔软鲜嫩,甘甜溢香,可谓色、形、质、味样样俱全,营养价值高于金丝琥珀枣和蜜枣。
【东至猕猴桃】
猕猴桃,亦称“羊桃”或“杨桃”,因猕猴喜食而得名,加工成罐头出口,名“中华猕猴 桃”,产于东至县昭潭、官港、尧渡、葛公等地,年产量约450吨。 猕猴桃为野生落叶藤本果树,其果呈原形或椭圆形,皮黄褐色,且多棕色小点,果肉黄绿色或淡绿色,肉内籽黑,繁细如青葙子。 猕猴桃中含有糖类、脂肪、蛋白质和磷、钾、钙、镁等多种矿物质,尤其是维生素的含量很高,其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柑桔、苹果、梨子等,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,能理中调气,生津润燥,解热除烦等,对肝炎、高血压、心血管、尿道结石等疾病有一定的疗用功能。其味甘甜略酸,清香多汁,除鲜食、菜食外,还可制成糖水罐头、果汁、果酱、饮料、果酒等;种子可制油,花可作香精,根可入药,藤叶是印染胶的原料之一,藤蔓浸出的粘液可做造纸和建筑的粘合剂。
详情请进:池州名品特产专区
话说金乔觉——金地藏的化身,从新罗国渡海来,入唐求法,吃尽千辛万苦,才找到这仙气悠悠的九华山。“袈裟借地”,得山主闵公让和的施舍,将这九华九十九峰做了他的道场。那年春天,春雨连绵,一连半个多月,九华山沉浸在浓雾细雨之中。金地藏坐岩洞中,诵经不歇。忽儿,隐隐听到耳边听见起“辟叭、辟叭”的声音,原来是茶籽,是新罗国王子金地藏来唐的前一天深夜,遭父王废弃的母后,含泪将她亲手采来的王家香茶籽,缝在金地藏的衣襟里的。来之不易,后来,金地藏将发了芽的茶籽取出,种在他禅修的南台(神光岭)向阳的山坡上。茶籽入土,日日见长。不出三月,竟长成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园,满山飘香。
这里所产的九华佛茶朝夕吸纳高山雾露之滋润,独吮奇花异草之灵气,汤色碧绿,回味甘爽。同时由于高山气候之缘故,昼夜温差大,而方圆百里人烟稀少,茶园无病虫害,无农药和工业污染,是天然有机生态茶园。
2、九华佛像 九华山及周边地区乡间,自古就有匠人雕塑地藏王、罗汉、观音等佛像。种类分为泥塑、石膏塑、木雕、玉雕、石雕等,工艺十分精湛。
3、黄精 在九华山普遍生长,是多年生的百合科草本植物,又名“鸡头参”、“老虎姜”,多生长在阴湿山坡或沟谷两侧,一枝多叶,叶短似竹,花绿白色,三至五朵集成伞状,花梗下垂,根茎横生,肥大肉质。加工考究,一般经九蒸九晒工序,通称“九制黄精”。黄精加工成品,油润、气香、味甜,既可药用,也可食用。具有补中益气,除风温、安五脏、强筋骨、止寒热、填精髓之功效,能补诸虚,久服神清气爽,延年益寿之功效。相传明代高僧海玉大师在九华山百岁宫山洞内苦修,不进米饭,食黄精为生,终年110岁。唐代杜甫诗曰:“扫除白发黄精在,君看他年冰雪容。”
【黄石溪名茶】
产于佛教胜地九华山山腰的青阳县陵阳镇黄石村,这里土壤深厚而肥沃,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无霜期长(210--240天),且春夏多雾,秋季多雨,为茶叶生长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。这里出产的茶叶因色、香、味、形俱佳,1915年容或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。 国家外交部从1958年起,每年定购500公斤作为“礼品茶”招待外宾,从此黄石名茶远销德国、日本、香港、澳门等国际市场。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广州、合肥等大中城市,均设点定量销售。从1990年起,国务院行政司每年订购25公斤,供重要会议使用。 近几年,又开发出“道僧天云”、“天台云蕊”、“天台翠尖”、“黄石旗枪”、系列精品,1993年在常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销洽谈会上又获金奖。
【徽道茶】
由乾隆皇帝赐名的“徽道茶”产于东至县葛公镇最高峰----鸡头岭。岭峰海拔1187.2米,与仙寓山、紫石塔等产茶名山同属一脉,具有原始自然风貌,是池州地区“国家生态经济示范 区” 亟 待开发的处女地。 “徽道茶”源于僧侣之野植,生长在云雾缭绕的幽壑峭岭,孕蕊与百花之中, 饱含原始自然灵气,叶厚芽壮汁水浓,汤色碧绿味甘醇,细啜慢饮,幽香扑鼻。制茶名师黄荣铨先生为只惊叹:“此山茶叶内质之优不可多得”,新一代“徽道茶”定会亮丽于市场,赢得八方客商青昧。
【高坦翠微茶】
又名贵池翠微,早在明代就出过贡茶,1987年又被评为省优质茶。 高坦翠微茶产于贵池市高坦乡双丰村“天平山”韭菜尖等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峰谷地,此山属九华山支脉,那里土质深厚肥沃,常年晨雾绕。清明过后,茶农边将茶树上冒出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选采下来,精心特制白毫显露,叶底明亮,味浓醇厚,郁香久存,回味无穷的高坦翠微。
【九华毛峰】
产于九华山上的九华村,这里地势呈燕窝形盆地,土壤多为棕黑色的森林土和黄沙土,雨量 充沛,气候温和湿润,年温差小,日温差大,日照时间短,无霜期长,森林花草覆盖面积大,晨雾,早晚沐浴露霖,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。 九华毛峰开采于清明谷雨之间,采摘初展的一芽两叶为名茶,现采现制,均匀烘制,剔除劣叶,做到鲜、嫩、匀、净。 九华毛峰的品质特点是:外形细嫩,旗枪紧裹,色泽翠绿,白毫显露,条索紧结匀整,香气清醇高爽,汤色黄绿明澈,滋味鲜醇回甜,叶底鲜嫩厚实。冲泡杯中,宛若兰花伸腰,别有一番情趣。此外,九华毛峰还有杀菌、防病、助消化、沁心、明目、利尿等功效。
【肖坑绿茶】
贵池市梅村乡远在宋代即盛产绿茶。该村位于贵池市南部山区,与石台县紧邻,山高林密, 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,分散居住在一条长达5公里的峡谷里,从谷口入村,地势渐升,居在最远端的五、六两组,海拔高,终年云雾缭绕,空气湿润,日照短,土层厚,适宜茶叶生长,故所产绿 茶优于其它地方,以色泽鲜艳,香气浓郁而著称。
【西山焦枣】
产于贵池市棠溪乡西山村,始于五代十国,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。据《贵池县志》记载, 从宋仁宗天圣年间(1023--1032)起,西山焦枣就是贡品。 西山的枣林大部分坐落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地上。这里土壤疏松,云腾雾涌,生产的青枣皮薄、肉厚、糖多、核小、个大,形似冬瓜,故又称冬瓜枣,是制作焦枣的上等原料。 西山焦枣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,先蒸后烘,反复多次,有利于维生素的保存。制成以后,色如紫金,形如玛瑙,柔软鲜嫩,甘甜溢香,可谓色、形、质、味样样俱全,营养价值高于金丝琥珀枣和蜜枣。
【东至猕猴桃】
猕猴桃,亦称“羊桃”或“杨桃”,因猕猴喜食而得名,加工成罐头出口,名“中华猕猴 桃”,产于东至县昭潭、官港、尧渡、葛公等地,年产量约450吨。 猕猴桃为野生落叶藤本果树,其果呈原形或椭圆形,皮黄褐色,且多棕色小点,果肉黄绿色或淡绿色,肉内籽黑,繁细如青葙子。 猕猴桃中含有糖类、脂肪、蛋白质和磷、钾、钙、镁等多种矿物质,尤其是维生素的含量很高,其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柑桔、苹果、梨子等,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,能理中调气,生津润燥,解热除烦等,对肝炎、高血压、心血管、尿道结石等疾病有一定的疗用功能。其味甘甜略酸,清香多汁,除鲜食、菜食外,还可制成糖水罐头、果汁、果酱、饮料、果酒等;种子可制油,花可作香精,根可入药,藤叶是印染胶的原料之一,藤蔓浸出的粘液可做造纸和建筑的粘合剂。
详情请进:池州名品特产专区
池州特色饮食文化
九华山是佛教名山,历史上不仅僧尼要严格戒律,禁荤吃斋,而且严禁山民和游客食荤,千百年来,相沿成习,由此,形成了独具特色、久负盛名的九华山“素食”。素食的主体是素菜。素菜原料取于本山出产的竹笋、百合、黄精、石耳、木耳、黄花菜、地心菜、马兰头、豆苗、椿苗、蕨菜等山珍野味,配以豆腐、冻粉、面筋、素油、新鲜蔬菜等,或清炒、或火煨、或清炖、或烘烤,可制作100多个品种,一般不加佐料调色调味,以清淡为本色,青丝绿叶,间色分明,天然野味 ,香、脆、鲜、嫩并重,营养丰富,久食不腻。凡荤菜名目,素菜都可取其形、制成食,如素鸡、素鸭、素鱼、素香肠、素海参、素火腿等。
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,荤禁松驰,除佛教徒和朝山进香者严格食素外,一般游客和当地山民已不受素食限制,九华山荤菜馆逐渐增加,配以当地山珍野味和时鲜蔬菜烧制的菜肴,独具地方风味,色香味俱佳,而且价格低廉,现九华街和旅游热线上小吃店有100余家,推出的小吃品种近百种,如"九华三耳"、"天台双冬"、"红烧石鸡"、"清蒸山凤凰"、"纯鲜扣菇"、"石耳肉汤"、"红烧四鲜"等备受游客欢迎。
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,荤禁松驰,除佛教徒和朝山进香者严格食素外,一般游客和当地山民已不受素食限制,九华山荤菜馆逐渐增加,配以当地山珍野味和时鲜蔬菜烧制的菜肴,独具地方风味,色香味俱佳,而且价格低廉,现九华街和旅游热线上小吃店有100余家,推出的小吃品种近百种,如"九华三耳"、"天台双冬"、"红烧石鸡"、"清蒸山凤凰"、"纯鲜扣菇"、"石耳肉汤"、"红烧四鲜"等备受游客欢迎。
池州时尚好去处
齐山-平天湖 牯牛降 九子岩 大王洞 大王洞 霄坑峡谷 仙寓山 升金湖 历山
池州地方名企及产品推荐
安徽省池州有色金属(集团)有限公司具有近 50 年的重有色金属冶炼历史,是安徽省 50 户重要骨干工业企业和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之一。
公司年生产能力为:粗铅 6 万吨、电解铅 6 万吨、电解锌 3 万吨 、粗铜 1.5 万吨、电解铜 2 万吨、硫酸 10 万吨,同时综合回收金、银、锑、铋等稀贵金属。公司主产品电解铅、电解锌均为安徽省名牌产品,其中电解铅为安徽省出口免检产品,“青峰”牌为安徽省著名商标。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,属合肥海关 A 级企业,产品远销欧美及亚洲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。